不是跟风,抑郁症似乎成了流行病?
- 来源:无锡精神病医院 发布时间:2020-11-13 09:35
不是跟风,抑郁症似乎成了流行病?最近关于抑郁症的报道也是渐渐多了起来,让我们知道原来世界上有这么多人承受着抑郁症的困扰。前些年的口头禅“我都快抑郁了”也频繁被提及。似乎每个人都有不能为外人道的情绪,都有无从开口的心事。当抑郁成为“流行”,希望大家都有一个健康的身心状态,躲过抑郁症这个坏蛋,不要“跟风”。
在我们传统的认知中,像癌症、心脑血管疾病之类的躯体疾病才是危害我们健康的“凶手”。而事实上,抑郁症之类的精神心理疾病也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我们的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就曾呼吁要高度重视精神心理健康问题,并称“没有精神心理健康,就没有健康”。
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在全球预计有3.5亿人患有抑郁症;每年有80万人因自杀死亡,大约每40秒就有一人选择轻生。但全球只有不足一半的患者(在许多国家中仅有不到10%的患者)接受有效治疗。
怎么分辨正常的情绪低落与抑郁症之间的区别呢?第一是严重程度。正常的心情低落和抑郁症最大的区别就是看工作能力和社会功能有没有受到损害。一般来说抑郁症中度以上,患者的学习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都会严重下降。但一个人心情不好,在能力损害上并不大。
第二是持续时间。持续两周的心情低落就是抑郁症症状。
但是,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些症状?
如今,抑郁症的病因并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过程。生物学因素主要涉及遗传、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神经再生等方面;与抑郁症关系密切的心理学易患素质是病前性格特征,如抑郁气质。
成年期遭遇应激性的生活事件,是导致出现具有临床意义的抑郁发作的重要触发条件。然而,以上这些因素并不是单独起作用的,目前强调遗传与环境或应激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这种交互作用的出现时点在抑郁症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
为什么会这样?
原因有很多。有一些是抑郁症本身的特点导致的,比如抑郁症在发病早期经常表现出“自限性”的特点,会自行缓解,这是影响患者不去看病的一个重要原因,以为忍忍就过去了。但事实上,如果不及时就诊,后期发病会越来越频繁,程度越来越严重,每次持续时间越来越长。
抑郁症还会让人消极、悲观,看不到希望。一些重度抑郁症患者大都是被家人强迫送去治疗,因为他们本身已经丧失了求生的欲望。
还有一些是因为人们对抑郁症的误解。比如很多人以为抑郁症是“不可控”的疾病,但事实上,抑郁症并不是不可控的。只要积极采取措施,积极求助,积极改变认知,是可以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抑郁症复发,尤其是预防自杀。
但是,更重要的是中国人对于精神障碍强烈的“病耻感”,这可能与我们的文化对“疯狂”的恐惧和歧视有关系。根据美国的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精神障碍一共有157种,焦虑、抑郁、睡眠障碍都是,精神分裂症只在其中占0.5-1%,而且在世界各地的发病率都是差不多的,但我们却会不自觉的在精神障碍与精神分裂症之间划上等号。
不是跟风,抑郁症似乎成了流行病?很多患者都有躯体不适的现象,比如失眠、头痛、心悸以及消化系统疾病。不少人在综合医院看了很多年,才意识到是精神上的问题,才找到精神科,治疗上增加了难度。所以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
- 相关文章
-
2020-11-13
-
2020-11-13
-
2020-11-13
-
2020-11-13
-
2020-10-23
-
2020-10-23
-
2020-10-23
-
2020-10-23
-
2020-10-23
-
2020-09-08
-
2020-09-08
-
2020-09-08
-
2020-09-08
-
2019-08-13
-
2019-04-03
-
2019-03-30
-
-
不是跟风,抑郁症似乎成了流行病? 最近关于抑郁...详细